西藏自治区,1951年5月23日和平解放,1965年8月31日正式成立,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边陲,青藏高原的西南部,东经78°25′至99°06′,北纬26°44′至36°32′之间。它北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北连接青海省,东连四川省,东南与云南省相连;南边和西部与缅甸、印度、不丹、锡金和克什米尔等国家和地区接壤,形成了中国与上述国家和地区边境线的全部或一部分,全长近4000公里。西藏以其雄伟壮观、神奇瑰丽的自然风光闻名。它地域辽阔,地貌壮观、资源丰富。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
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市,平均海拔3000米,面积11.7万平方公里,人口21.2万人。这个处于“太阳宝座”上的城市,因充沛的太阳光源,成为西藏农牧业发展辐射地。近年来,林芝市围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个首要任务,以特色资源为依托,推进特色农牧业产业化经营,打造农牧业特色产业,全面推进“一带四基地”,即:林果产业带+藏香猪养殖加工基地,藏药材种植基地,茶叶种植基地,蔬菜生产基地建设。迄今,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15家,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有401家,特色农牧业产业化、集约化、规模化水平显著提升。图为林芝市米瑞乡姆多村的玉米地。新华社记者 刘坤摄
■辉煌50年·科技记者看西藏
西藏有沙漠吗?当然。科技日报记者8月初来到西藏山南地区,发现雅鲁藏布江谷地里有好些高大的沙丘。听说十年前,这里风卷狂沙,掉进眼睛飞进锅;如今,山南的沙丘好像蹲了监狱,老实多了。
雅鲁藏布江分成一缕缕,随我们的车子向东而去。车过了贡嘎县(拉萨机场设在这里)、又过了扎囊县、乃东县、桑日县,一路是旱山,岩体剥落的碎砾,汇聚而下,直淌到山脚。今年降水比往年少四分之一,山也更憔悴。
过了桑日县,雅鲁藏布江一头扎进群山,河道猛然收窄到一百米宽,紧挨峭壁。两侧山溪翻着白浪汇进来。一时间,空气都湿润起来。四处密布挺拔的针叶树和阔叶树。在加查县,我们还见到一片千年核桃林。路旁还有弥猴群。峡谷风光如同四川西部。越向下游的低海拔的林芝走,越发葱茏,让游人舍不得折回西边。
同样一条雅江,上下游差几十公里,景色就两样。印度洋的水汽恩赐给了东边,而不愿沉降在西侧开阔的谷地。因此,山南地区一百五十公里长的雅江中游谷地,尤其是平缓的北岸,很干旱,容易沙化。
藏传佛教圣地桑耶寺,位于这段干旱河谷的中间,东西两侧,都是连绵的沙丘区,各四五平方公里大小。那沙丘洁白、寸草不生、曲线婀娜。不过,这种景观不多,记者一路上看到了四五片,它们被绿化区隔开,不再流动了。
整个西藏,除了藏北高原有大片沙化区,有三个风沙策源“岛”,雅江河谷是最中间的一个。
一位陪同我们的当地官员闲聊道:以前风沙严重得很,山南地区行政公署所在的泽当镇,被起了个诨号叫“贴隆嘎布”——“满天灰”:每年刮几个月的风沙,镇上人的嘴里头发里常有沙,从1980年代就是如此;厉害的时候,国道都能被沙子埋了。沙土还刮到北边五十公里的拉萨,路人灰头土脸。
贡嘎机场也颇受沙害。风沙一起,飞行员看不清跑道,航班不是延误就是取消。这种天气,过去一年有60天。
十年前,雅江沿岸被设立为国家级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固沙成了重中之重。这几年,雅江两岸已种了40万亩防护林,并配套了水利工程。
泽当镇北边,雅江南岸,记者发现了一处10公里的密植人工林,主要是杨树和柳树,都长势良好。这是从1988年就开始经营的一条林带。穿过柳林防护带,就到了一百多米宽的不长草的砂质河滩。陪同的乃东县官员告诉我们,雅江水量变化剧烈,大小能差十几倍。枯水季,沙地大片裸露,被风吹到山窝处就成了沙丘。
为此,山南地区年年春天组织植树。每个居委会和单位都摊了任务。记者看到的,比人头还高的一簇簇柳丛,就是人工插进泥里的柳枝,它很容易成活。据说负责这片柳林的居委会去年在植树上花了上百万元。
除了南岸葱绿水润的防护林,北岸沙化地上还有一些幼年林,整齐排列还有滴灌,证明它们是种植不久的人工林。记者看到了榆树、沙棘和樟子松,这里的树种都是经过实验研究,从内地引进的合适品种。
当地野放的牲畜很少,因为政府禁牧。牧户会拿到一些补偿。国家还出钱种树养林,给当地农牧户创造了就业。
记者看到,在最干旱的地带,当地人用干草结成网格布在沙丘周边,或用砾石摆压,让沙丘不能流动。桑耶寺周边的流动沙丘,只有以前的三分之一面积。那些白色沙丘,被固沙网格和防护林重兵围困着,气势消了不少。
当地人告诉我们,近些年的风沙明显减弱。拉萨贡嘎机场的风沙坏天气,也减少到每年10天左右。
泽当镇,藏语意为“猴子玩耍之地”,镇北边两座大山是神猴圣地。按藏族神话,人是在山南地区从猴子变来的。这让我们联想,或许在古代,泽当镇就像今天的雅江峡谷一样,后来才变得干旱?不论如何,当今气候条件下,西藏面临的沙化危险不小。
自治区目前沙化土地面积为21.6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湖南省的大小。自2009年以来,西藏已治沙1256平方公里,比香港的面积稍大一点。 “十一五”期间,西藏实施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防沙治沙等生态保护工程资金达101亿元,是“十五”期间的3倍多。刚完成的新一次荒漠化沙化调查显示,近10年来,西藏的沙化情况总体来说在好转。
拉萨近几年的城市绿化进入高潮,一些原本的裸露荒地被改造成绿地公园。郊外的采石场大片关闭,治沙效果明显。
“西藏现在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得不错,我所看到的,无论是寻常百姓,还是政府官员,对高原生态建设的认识都提高了,而新建的工程也都考虑到了对环境的影响。”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创始人,84岁的徐凤翔对媒体表示。
AD: 超级福利等你来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