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加息 - 全文

余从 未命名 2018-03-22 2069 0

北京时间3月22日凌晨,近期备受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美联储3月议息会议正式尘埃落定。

在经过两天的讨论之后,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上调25个基点到1.5%至1.75的水平。这是美联储今年以来首次加息,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对于本次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大类资产和A股市场的影响,来自多家绩优私募机构和一线券商机构的分析观点普遍表示,尽管美联储升息可能继续对国内无风险资金利率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大类资产价格可能由此有所承压,但权益市场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对于A股市场的中长期表现,仍可保持适度谨慎乐观。未来市场的个股投资机会,仍值得继续看好。

中国央行是否实质性跟进成最大悬疑

在本次美联储加息可能对国内货币政策和资金利率水平的影响方面,近期来自券商等卖方机构的主流研究观点均普遍认为,在美联储本次加息之后,中国央行将大概率再次提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水平,从而可能继续导致市场资金利率继续温和上行。

长江证券首席宏观债券研究员赵伟向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表示,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主要考虑国内因素;但在去年以来随着海外货币政策正常化加快,中国央行对海外货币政策变化的关注也在显著上升。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1

此外,在私募等投资机构的分析方面,主流观点也倾向于认为,央行将以再次提升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作为对本次美联储加息的内部反馈。不过,有私募机构也提示风险称,本次美联储加息之后中国央行跟进加息的可能性也不能全部排除。

来自上海朱雀投资、上海富善投资等私募基金的观点普遍认为,本次美联储再次加息后,预计中国央行仍会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市场资金利率,以维持跨境资金流动的稳定。

而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则向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表示,目前市场普遍预期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包括逆回购利率、MLF利率等)5或10个基点(0.05%或0.10%)。考虑到银行间市场的回购利率和同业存单发行利率大幅高于可比的公开市场操作利率,政策利率上调只是对市场利率的进一步确认,如果只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上调,那么对金融市场的不利影响就会非常有限。而另一方面,尽管从今年以来社会融资增长与经济增长动能减弱、通胀压力可控等角度来看,目前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的必要性不大,但是一旦存贷款基准利率真的上调,那么就将对国内金融市场产生一定超预期冲击。

值得注意的是,从2017年年初以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水平的整体走向来看,面对近一年多来的美联储先后3次加息,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中枢虽略有上行,但整体上行幅度仍十分有限。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2

数据来源:财汇大数据终端数据截至3月21日资金利率为存款类机构加权平均

大类资产对比A股仍相对有利

从大类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目前绩优私募整体对A股权益市场的投资机会,整体仍保持较强信心。

上海朱雀投资研究副总监胡荣春表示,国内大类资产走势更主要的还是受国内经济影响。当前经济开局良好,内生动能仍需观察。总体看,随着社会大类资金再配置,权益市场仍具备较高的吸引力。

上海富善投资总经理林成栋则进一步分析称,本次美联储加息之后,国内市场利率波动区间可能出现的抬升,将通过房贷利率、贴现率对楼市、股市带来一定的压力。加息累积的效果最终反应在经济增速的阻力上,潜在经济增长回落会对长期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以及大宗商品需求形成压力。A股方面,美联储对于货币政策的预期管理比较超前,市场对美联储加息预期相对充分,在加息前全球金融市场已经较为充分地反应了加息的影响,因此加息后对市场影响偏小。而从历史上看,美联储加息后A股市场大多数情况下也仍会按照自身的节奏运行。综合考虑到过去两三年股市资金面相较于楼市和大宗商品并不充裕,因此,尽管有加息冲击,当前的股市因存在结构化赚钱效应,A股市场的资金流动情况并不值得过度悲观。

此外,有不愿具名的私募机构进一步表示,目前我国贷款基准利率整体处于历史谷底水平。本次美联储再度加息之后,国内贷款基准利率可能将逐步面临现实性的上行压力。在此背景下,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工业原材料类大宗商品等方面的投资,建议应当保持谨慎。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3

(以上贷款基准利率为5年以上期限)

绩优私募继续聚焦个股机会

对于本次美联储加息之后的A股具体投资策略上,目前绩优私募机构整体策略观点则普遍较为一致,即在对市场点位预期整体谨慎乐观的背景下,继续保持对个股投资机会的挖掘。

重阳投资联席首席投资官陈心表示,从估值来看,2016年后蓝筹股估值大幅修复、中小创估值一路下行,A股全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日趋合理。站在当前的时点上,A股系统性估值提升或降低的概率都比较小,更需要挖掘个股的机会。从当前的时点来看,大型蓝筹股整体性的价值回归进程已经过半,接下来市场将在过去一年多大幅分化的基础上出现“二次分化”。一方面在领涨的10%个股中部分业绩超预期的标的将继续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另一方面2017年落后的90%个股也将展现出新的“一九”分化行情。建议投资者更进一步寻找那些“向好预期尚未建立但未来有望建立”的公司。

结合即期A股市场的运行,上海朱雀投资研究副总监胡荣春分析表示,目前市场追逐的主要是高估值、高股价的个股,而对于规模和业绩的偏好则渐渐淡化。市场这种风格与此前创业板、TMT等行业估值处于低位有关,也与近来政策层面对于“独角兽”企业的支持带来的市场关注度提升相关。在具体投资策略方面,短中期内,该私募机构仍将继续淡化板块风格,继续以寻找个股alpha为主。

海富善投资总经理林成栋也分析称,美联储加息对A股的利空影响主要体现在贴现率对估值的侵蚀以及主导企业潜在盈利增速上。从结构性角度而言,由于价值股和成长股过去两年所经历的估值运动趋势截然相反,价值股整体处于不断的估值提升过程,而成长股则处于估值不断下降过程。整体而言,现阶段处于历史估值相对底部的成长股受到的估值冲击状况好于价值股,未来市场在新经济主题等方面的个股,预计还将展现出较好的投资机会。

来自财汇大数据终端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1日收盘时,相较于直接受到美联储加息而面临估值利空的美股而言,目前A股市场整体权重板块估值相对较低,中小板、创业板整体则并没有十分显著的估值劣势。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4

加息的影响

美国每次出台重大经济政策,全世界都要屏息关注一下,每次美联储加息声一响起,中国的网络舆论就紧张得很,动不动就“炸弹”、“核弹”开启之类的,好像美国加个息,中国的钱就哗哗的流走了。

真有那么夸张吗?

猫哥今天用一篇短文来告诉你这件事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

01

该加还是要加的

首先,美联储的确进入了加息周期,之前已经剧透了一年多。

有点不同的是,美联储新任主席鲍威尔上任之后,他的首次货币政策很受关注大家更关心美联储是否上调经济增长、通胀预期,以及利率中枢,这些对未来的影响更大些。

而市场对于加息的关注远远赶不上贸易战,毕竟特朗普强硬要求中国削减对美贸易顺差1000亿美元,同时对最多达6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如果一旦通过,会对贸易格局产生巨大的影响,苹果、华为这些明星公司都将深受影响。

为此,我国在贸易政策方面已经在做准备,货币政策方面也是未雨绸缪。

这不,这两天,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周小川就表示:“推动货币政策调控从数量型工具向价格型工具转变。”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5

还是觉得很复杂是不是?

猫哥就一句话概括吧:

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是:调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投放(MLF等),调节的是央妈和银行系统“放了多少水”;

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是:调利率。

周小川行长虽然即将退休,但在这个时刻说这番话,恐怕是在给市场信号,那就是:我国央行也要加息了。

02

但不要恐慌,不要恐慌!

这个加息,大概率,跟你关系不大。

因为传统意义上,我们说的加息,是指提存贷款基准利率,对于房奴来说,尤其重视贷款利率,一旦上调贷款利率,每个月的房贷就增加不少。这次,猫哥认为大概率是不会提贷款基准利率。

如果这跟我国跟进加息,有可能是提公开市场利率。

首先,我们来说说,美联储加息是什么?

就是美国商业银行向美联储“借钱”的利率提高了,“批发”来的货币价格高了,对企业和居民的零售价当然也逐步要提高,反之同理。它是对未来资金价格的影响。

加息的影响是: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6

看上去,对全世界都大有影响。

因为美元的主导地位,所以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薅羊毛,所以很多人都会极度关注美国的大债主中国会采取什么样的跟进措施,尤其中国央行刚刚换了掌门人。

我们关注美联储加息,也是关心这会对我们的钱袋子产生什么影响。

03

正如上文,猫哥所说的,因为应对美联储加息,我国最有可能的是提公开市场利率。

什么是公开市场利率呢?

也就是中期借贷便利(MLF)的利率,是大型或者符合央妈条件的银行向央妈“借钱”的价格。央妈通过这个调节市场的资金价格,传导到全社会的融资价格。跟美联储的加息原理一样。

和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公开市场利率影响的是市场资金价格,不马上直接影响千家万户,也不影响过去利率水平的借贷。

为什么猫哥会这么认为呢?

首先,加息不是一次性的,美联储的加息是一个完整的加息周期,如果我们要跟着美联储的步伐走,就意味着我国也将进入加息周期。

我国央行从2015年10月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名义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后,就再也没动过存贷款基准利率,相比公开市场利率,动存贷款准备金利率可是“大杀器”。

04

说到底,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政策,首先是要考虑自己国家的需要,而不是“剪羊毛”,美国也是。美国加息是为了逐步退出当年的量化宽松政策,并且现在美国经济也有过热的担忧。

但我们国家的经济并未出现过热迹象。正如周小川行长判断的:中国经济继续向好,主要指标好于预期,2017年全年GDP增长6.9%,消费和投资平稳增长,进出口增长较快,就业形势继续向好,物价水平保持平稳。同时,经济增长的结构和质量不断改善。

央行在动用货币政策时是要考虑宏观经济情况的。一般说来,央行货币政策是多目标管理:1、稳定物价 2、充分就业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5、金融稳定。

让我们逐一排查:

物价,指导性指标是CPI。今年2月份的CPI是2.9%,但那是因为春节因素造成的,这几个月CPI走势稳健,未见过热;

就业,今年政府要新增就业岗位1100万,实际最好实现1300万人就业,其中有数百万大学生以及300万以上农村转移劳动力、转业军人,都需要足够多就业岗位消化,为了保住就业,政府不会过渡提高利率影响经济;

当前经济未见过热,今年GDP的增长目标是6.5%,并且不再追求更高的增长,在外部形势偏紧情况下,应该不会给自我施压。

国际收支平衡,现在我国贸易还是顺差;

金融稳定

这个话题就很长了,金融稳定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金融监管部门的工作重心。目前看来,金融稳定又分为:

● 防范资产泡沫。上轮降息的结果是全国各地房价飙涨,形成了一定程度上的资产价格泡沫,但也成功的帮助各地房地产去库存,银行的资产负债表里,房地产商对银行的负债变成了居民对银行的房贷负债,化解了银行的潜在风险。

经过去年317调控后,目前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连续下跌一年,站稳。去年继续上涨的三四线城市,是因为棚改货币化造成的,目前上涨势头也快到末期。

虽然今年开年一二月,房地产投资增速依然较快,但总体来说,并非大面积过热,不需要主动加贷款准备金率刺破。

● 金融系统的风险。目前执行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的存贷款息差是3.25,5年期存贷款息差是2.15,银行有足够的利差空间,一年期存贷款息差达到3.25,是存在给存款非对称加息的空间的。

但这也没必要,因为即使有存贷款基准利率,但在实际中,存贷款利率已经逐步市场化,市场上的长期贷款利率在5-6%,存款利率也是水涨船高,由于揽储压力很大,银行一般都是通过理财产品、结构性存款吸收存款,给出了远高于基准利率的利率。

所以,在信贷紧张,房地产以及其他企业用各种办法融资的情况下,动存贷款基准利率,会使得融资成本继续上升,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进而反而造成不稳定因素。

05

综上所述

在经济没有过热,通胀并未出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全国经济增长压力不小的情况下,是不需要提高贷款基准利率来抑制融资的。

为了应对美联储加息,央行最有可能采用提高公开市场利率方式来应对美联储加息的方式。

对于个人来说,这是一次剧透太久的加息,目前看来,影响有限,可以参考下图:

美联储加息 - 全文 未命名 热图7

从长期来看,存贷款基准利率是否会提高,就看我国宏观经济的走势和决策者的判断。

猫哥觉得,这次面对美联储加息,我国会审慎观察它的影响,然后再提出应对的办法。国家都不着急,咱老百姓着急啥?

AD: 超级福利等你来下载

阿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