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消协杀熟榜 - 全文
被人们普遍认为的大数据“杀熟”是否真的存在?这一针对不同消费者的特定“推送”存在那些特征?3月27日上午,北京消费者协会发布了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结论显示被人们普遍认为存在的大数据“杀熟”现象,在实际体验调查中,大数据“杀熟”问题并不明显,但消费者发现被大数据“杀熟”后,由于其存在复杂性和隐蔽性,维权举证确实存在困难。
体验调查57个样本覆盖5种新型网络消费领域
据了解,2018年以来,大数据“杀熟”问题备受关注。为了解其真实情况,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委托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开展了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调查主要包括问卷调查、舆情采集和体验调查三种方式。其中,问卷调查、舆情采集主要为《电子商务法》实施之前,体验调查的57个样本为《电子商务法》实施之后,涉及在线旅游、网络购物、网络外卖、网络购票、网络约车等5种新型网络消费的14个消费者常用的APP或网站,调查模拟消费者同时利用新老用户账号购买同一种产品或服务,完成57个体验样本。携程、去哪儿、滴滴出行、淘票票等都在体验调查之列。
体验调查发现只有个别行为涉嫌大数据“杀熟”
据介绍,本次体验调查发现,部分新老用户同时在同一平台购买同一商品或服务,确实存在价格不同的现象,但原因主要是因为新用户拥有优惠券、老用户自动开启了会员资格或推送的商品配置或服务内容存在差异等。只有个别价格不同行为涉嫌大数据“杀熟”。
例如:2名体验人员同时通过飞猪旅行网预订麗枫酒店•昌平体育馆店的同一天高级大床房,老用户的房费不含早餐291元1间,而新用户的房费不含早餐286元1间,另享受4元买立减优惠,实际282元1间。体验结果发现,同一房间新老用户标价不同,优惠也不同,老用户价格高且不享受优惠。
近九成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普遍存在
在问卷调查和舆情采集方面,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没有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不存在。而且有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同时,被调查者认为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和网约车等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在线旅游高居榜首。
遭遇大数据“杀熟”,但是由于其具有隐蔽性,维权往往难以举证。调查结果显示,过半数被调查者有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不少网友吐槽遭遇过大数据“杀熟”,甚至有不少权威媒体也报道过大数据“杀熟”事件。但由于经营者通常以商品型号或配置不同以及享受套餐优惠不同、时间点不同等理由进行自辩,同时又不对外公布具体算法、规则和数据,所以消费者遇到类似问题后,维权举证往往非常困难。
市消协建议尽快明确大数据“杀熟”判断标准
针对大数据“杀熟”调查结果,市消协建议尽快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明确对大数据“杀熟”的判断标准,对大数据的法律属性和使用范围予以规定;清晰明确界定“价格歧视”行为,探讨是否将大数据“杀熟”现象列入价格歧视范畴;针对网络信息平台进行全天候的在线监管,提高对各种隐性大数据利用违法行为的查处能力。
部分在线旅游APP(含网站)体验结果
1、携程网
在5次携程旅行网体验调查过程中,有3次新老用户体验价格一致,有2次体验因为新老用户的优惠程度和选择选项不一样而导致的最后的支付价格不ー致:一次是新用户有10优惠,但需线下交300元押金给房东;另一次是老用户比新用户价格便宜34元且老用户含早餐,积分也多。此外,有一次民宿客機默认为推荐排序,新老用户推荐产品排序不一致。
2、去哪儿网
在5次去哪儿旅行体验调查过程中,有2次新老用户体验时间、产品、价格一致,有3次体验因优惠券导致最后支付价格不一致:第一个是老用户有代金券,比新用户便宜10元;第二个是价位一致,但不同用户享受优惠项目不一致,导致最终新用户比老用户订酒店价格便宜10元;第三个是新用户有专享券,所以便宜了17元。另有2次酒店默认推荐排序不一样。
3、同程旅游
在5次同程旅游体验调查过程中,有3次新老用户体验时间、产品、价格一致,有2次体验因为新老用户因优惠券导致的最后的支付价格不一致:一次是新用户有10元优惠券,所以比老用户便宜10元;另一次是老用户有会员特权优惠券,而新用户没有,所以老用户比新用户便宜13元。
4、飞猪旅游
在5次飞猪旅游体验调查过程中,有2次新老用户体验时间、产品、价格一致,有2次新老用户价格不一致,2次推送酒店不一致。价格不一致表现为:新老用户标价不同,优惠也不同。新老用户推送酒店不一致表现为:平台根据用户之前浏览过的价位推荐价格接近的酒店,新用户第一次登录,推荐的酒店价格低,比老用户都低。但体验人员浏览一次五星级酒店后,页面推送的基本都是高价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