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 2018北京车展(2)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

1994年,不仅仅有神剧《我爱我家》和《肖申克的救赎》上映,更是在国内汽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那一年,国家颁布了《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开宗明义地表示,要把汽车工业尽快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且给这一目标确定了时间表——“再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2010年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迅速发展”。

而且,政策第一章第一条就确定:国家将”引导汽车工业企业充分运用国内外资金”。

要知道,再早10年的1984年,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为0.5辆,在全世界140个国家中排名倒数第一。有人比较说,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比非洲的埃塞俄比亚还低。从1953年到1984年,中国汽车工业基本上是“中国卡车工业”;而在桑塔纳之前,中国的汽车工业还停留在用锤子敲打造车的水平上。

《汽车工业产业政策》则提出,将“逐步改变以行政机关、团体、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为主的公款购买、使用小轿车的消费结构”、“国家鼓励个人购买汽车,并将根据汽车工业的发展和市场结构的变化适时制定具体政策”

于是乎,当年的报刊上,关于汽车是否应该进入中国家庭的大讨论持续了大半年。是要发展家庭轿车,还是要控制私家车发展公共交通,成为双方激烈辩论的焦点。而更多的中国普通百姓,则在憧憬着“何时能圆轿车梦”。

与此同时,中国“复关(关贸总协定,英文缩写GATT,也即世贸组织WTO的前身)”谈判也在紧张进行。

在这样的背景下,1994年的第三届北京国际车展盛况空前,全球著名汽车厂商都聚集到北京国际展览中心,高峰时一天的观众达到10万人。

相比当年还在初夏6月召开的北京车展,更重要的一场展会在1994年底的北京举行——这个名字长达31个字、由当时的机械工业部主办的展会,可以说在中国汽车史乃至世界汽车史上划下了浓重的一笔。

事实上,这个“当代国际轿车工业发展与中国轿车工业发展战略技术交流研讨及展示会”,就是机械工业部为了落实《中国汽车工业产业政策》而召开的。

通过这次会展,中国首次向世界汽车巨头抛出绣球。全球20家最顶尖的汽车生产商,被邀请参与“中国家轿计划(China Family Car Project)”。计划要求厂家设计一款环保、廉价、5座的家庭小车,最后中标的可以和在中国合资投产这一车型。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下载APP观看高清福利视频,无忧开车<<<